找到相关内容996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乘佛教本体论的演化轨迹

    智慧。《般若经》全称《般若波罗蜜经》, 意谓到达彼岸的智慧, 也就是佛慧。这个智慧在《道行般若经》中被说成能“持五阴示现世间”的“恒萨阿遏”即“如来”。经曰:佛语须菩提: “及不可计人, 不可计心, 怛萨阿遏悉晓知, 皆是自然入。如是自然入, 如是菩提, 怛萨阿竭以般若波罗蜜示现世间”。恒萨阿竭“其心广大, 无所不知。⋯⋯其心者亦无广亦无大, 亦无去亦无所至来⋯...

    毛忠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5459637.html
  • 禅学反思

    菩提三问(云何住?云何修行?云何降伏其心?)之云何降伏其心(散心)之义也。《金刚》谈禅,不在定而在散心,是为中土一向所未闻者。(二)以不住为方便。欲使散心恒定,令心有所住,此即三问之应云何住义。...,依据乃为《起信论》,其思想实受之于北魏菩提留支。惠能又为一系,予名之为般若禅,其据为《金刚经七句义释》(无著《金刚经论》),其思想实受之于隋达摩笈多。”[1]在吕澂先生看来,初期禅宗,无论是依据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1859715.html
  • 《善生经》的理财观:获利作四分用

      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,所言善法者,如来说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。   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   是菩萨因般若波罗蜜,世间诸事,皆同实相...行常兴,不坏缘生,法界恒现。……应广行诸度,不可守愚空坐。   《万善同归集》   菩萨乘人于恒沙劫受五欲乐,游戏自在,未曾舍离菩提之心,如是菩萨不名失戒。所以者何?菩萨善能守护安住菩提之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3259794.html
  • 人生佛教的经言祖语(2)

    乖。朱紫谁为号?北山绝点埃。神通并妙用,运水与搬柴。   庞蕴居士(《五灯会元》卷三)   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,所言善法者,如来说即非善法,是...,以德自称赞,他德既称赞,乃是自敬爱。   《菩提行经》卷三   视人之善,犹己之善;视己之善,犹人之善。念念同观,亘古无间。法界偕游四德城,方满最初誓宏愿。   视人之恶,犹己之恶;现己之恶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34259909.html
  • 论四种“言意之辨”

    灭诸心行。 (罗什《大乘大义章》第十二) 言之者失其真……所以释迦掩室于摩竭,净名杜口于毗耶, 菩提唱无说 以显道,释梵绝听而雨华,斯皆理为神御,故口以之而默。...,传达经义本不甚准确,更时时提醒生徒勿拘言而忘意,佛学“言意之辨”遂大畅中土。当时僧人,传教鲜有不提及“言意之辨”者,而分辨言意,又鲜有不主张“忘言得意”者,下面略举几例,以资证明: ...

    何二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4460034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蓝图(上)

    一个社区和谐,社区就能平安。此外,解空第一的菩提,因为深入空理,故而所证的“无诤三昧”,最为第一;乃至戒律学上的“七灭诤法”,都是僧团和谐的圭臬。 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,凡是人生的各种问题,在佛法里...)长老、斯里兰卡佛教巴利文大学副校长甘布卢甘伟瓦日拉(Kumburugamawe Vajira Maha Thera)长老、印度摩诃菩提协会会长玛巴拉迦玛伟波拉撒拉(Dr. Mapalagama 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3760085.html
  • 佛教与自然生态(上)

    中修持苦行;后来在菩提树下,夜睹明星而证悟宇宙的真理;在鹿群游走的鹿野苑初转法轮;沿著恒河流域弘法度众;最后在拘尸那罗城外的娑罗双树下涅槃。  除了佛陀,其他像阿难在林间习定;菩提于树下宴坐,体会...争论,事实上,人类也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,才能到达佛的境界。所谓“青青翠竹,无非妙谛;郁郁黄花,皆是般若”,是从悟道者的角度视之;当其证悟时,花草树木也与之一起成佛。  以下分别从植物对人类的贡献、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4260090.html
  • 龙树中观学中几个核心问题之探究

    以大乘法说因缘相,所谓一切法不生不灭、不一不异等,毕竟空无所有。如般若波罗蜜中说:佛告菩提,菩萨坐道场时,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。佛灭度后,后五百岁像法中,人根转钝,深著诸法,求十二因缘、五阴、十二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2860425.html
  • 净土宗教程第七编

    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圆成佛道作为究竟的指归。净业行人获得并认同这一终极关怀,便会专志奉持念佛求生净土的大安乐法门,飘泊的人生便得以安顿。  心念的安顿对人生的质量与归趣,关联甚密。《金刚经》中,菩提...圆断诸惑,一生圆成佛道,超出十方凡圣同居土之外。吾人深契此中真相,方能弥感阿弥陀佛的深重恩德。  第二节 极乐世界四土生因 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以“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”为正因。而由念佛功夫的浅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1860593.html
  • 释迦大觉无上道即是天台圆顿一乘实相

    摩诃迦叶,自叹法华之前我等皆是邪见人也。记为光明如来。金刚般若·解空第一之菩提记为名相如来。岂三兽、灰断?犹如长爪梵志于瞿昙演“我一切法不受”(实受于“识依持通量”)。其为失者三。法华会上,五千犹如聋瞶。...明暗不相翻,显出佛菩提。四、久远四悉,诸经所无。天台性恶法门之甚深独殊,直乃惊天地。泣鬼神。大畅佛怀。《性善恶论》中,幽溪传灯引诸经三十三例:究竟性恶法门六则。分真性恶法门七则。相似性恶法门八则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3360675.html